第一章 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保障的概念及其制度特征;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重点)
1.识记:(1)社会保障的概念;(2)风险与保险的联系。
2.理解:社会保障的理念基础。
3.应用:社会保障的制度特征。
(二)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联系与区别(次重点)
1.识记:(1)社会保障制度结构的总体框架;(2)社会保障制度的项目构成。
2.理解:两类不同性质保障项目的界定及其分类管理。
3.应用:分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类同点和区别。
(三)社会保障制度主体及其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及其适度性;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特征,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位及其功能。(一般)
1.识记:(1)社会保障制度主体;(2)适度社会保障水平的内涵;(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内涵;(4)社会保障的定位与功能。
2.理解:(1)国家、用人单位、受保人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2)社会保障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特点;(3)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选择的结果;(4)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性构件;(5)社会保障制度的复合功能。
3.应用:(1)分析如何确定适度社会保障水平;(2)分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功能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第二章 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及其历史和理论背景;当今世界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重点)
1.识记:(1)社会保障制度的前身济贫法;(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的社会经济根源。(3)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4)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5)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6)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1)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形成与福利经济学和国家干预理论。(2)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形成阶段的特征。
3.应用: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历史背景。
(二)福利国家的兴起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多样化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阶段。(次重点)
1.识记:贝弗里奇报告与英国率先建立福利国家。
2.理解:(1)社会保障制度多样化发展阶段及其基本特征。(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3.应用:(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争论与风险。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一般)
1.识记:(1)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及其改革的背景;(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前期改革的基本实践;(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2.应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路、路径与策略。
第三章 社会保障基本的分析范畴
(一)公平的内涵及其多维度性;效率的具体形式与适用条件;产权的内涵及其对效率的影响;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协调方式;机会均等与平均主义;重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机制。(重点)
1.识记:(1)公平的内涵及其多维度性。(2)效率的具体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2.理解:(1)产权的内涵及其对效率的影响;(2)机会均等与平均主义。
3.应用:(1)平等与效率的关系及其协调方式;(2)重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机制。
(二)政府介入社会保障领域的原因;政府供给社会保障的局限性;社会保障领域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选择。(次重点)
1.识记:(1)社会保障是一种应强制消费的优效品;(2)外部效应的存在和交易费用的节约;(3)政府承担社会性风险的能力大于市场;(4)规避投保方的逆向选择倾向;(5)政府具有市场效率之外的再分配职能。
2.理解:(1)政府干预社会保障领域的有效性在一定条件下方可成立;(2)政府转移支付项目的产出和质量难以度量;(3)政策目标与政策效应产生偏离。
3.应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的选择。
(三)逆向选择的机理及其规避的路径;道德风险的机理及其规避路径。(一般)
1.识记:(1)逆向选择的机理;(2)道德风险的内涵;(3)道德风险与委托代理关系;(4)社会保障中的道德风险。
2.理解:(1)规避逆向选择的基本方法;(2)道德风险的成因和规避路径。
第四章 养老保险
(一)养老模式的分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对象和实施范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重点)
1.识记:(1)养老模式的分类;(2)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3)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模式的内涵。
2.理解:(1)贝克尔的家庭生产理论;(2)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必要性;(3)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的近期目标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4)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选择依据。
3.应用: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深化改革与做实个人账户的关系。
(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来源、结构和费率水平;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与计发方法。(次重点)
1.识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筹资的来源和结构。
2.理解:(1)基本养老保险的费率水平的合理界限与调整;(2)确定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与待遇标准的依据和原则。(3)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标准的两种调整机制。
3.应用:分析我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计发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三)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条件与政策;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和省级统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沿革与走向。(一般)
1.识记:(1)法定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2)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影响因素。
2.理解:(1)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思路;(2)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及其省级统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应用:分析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
第五章 就业与失业保险
(一)失业率标准和失业类型划分;失业保险的类型划分与特征;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受保人资格认定。(重点)
1.识记:(1)失业的概念;(2)失业率标准;(3)失业类型的划分;(4)失业保险的类型;(5)我国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实施对象;(6)失业保险受保人的享受资格。
2.理解:(1)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2)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是市场调节机制的内在要求;(3)失业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障项目的联系与区别。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支付与管理。(次重点)
1.识记:(1)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来源;(2)失业保险基金的支出范围;(3)失业保险管理的三种类型。
2.理解:(1)失业保险基金的费率水平;(2)失业保险津贴给付标准的实施原则;(3)失业保险金的给付比例和给付期限;(4)失业保险基金的管理原则和管理重点。
(三)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一般)
1.理解:(1)现阶段我国面临的就业问题;(2)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2.应用:分析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和相关对策。
第六章 医疗保险
(一)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原则与复合功能;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重点)
1.识记:(1)社会医疗保险的内涵;(2)社会医疗保险的特点;(3)社会医疗保险的复合性功能;(4)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结构。
2.理解:(1)社会医疗保险产生的背景;(2)社会医疗保险的实施原则。
3.应用:分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功能。
(二)社会医疗保险实施的范围;医疗保险的供求趋势与基本医疗保险界定;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机制;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次重点)
1.识记:(1)社会医疗保险承保的项目范围;(2)“统账结合”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财务机制的框架结构及设计特征;(3)“起付线”、“封顶线”和“共付法”的应用;(4)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特点与功能。
2.理解:(1)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范围选择原则;(2)医疗保险覆盖人群范围和承保项目范围的不同价值取向;(3)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和内容的界定;(4)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机制及其选择基准;(5)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的各类支付方式的比较研究。
3.应用:分析医疗费用与医疗保险费用膨胀及其原因。
(三)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与道德风险规避。(一般)
1.理解:医疗保险领域道德风险的特殊性及其外溢影响。
2.应用:建立社会医疗保险费用约束机制的路径选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考